自体颅骨组织保存流程
收集:
在手术室受控条件下进行自体颅骨收集,手术取出颅骨,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,置入三层灭菌袋的无菌容器内,再将含有颅骨的无菌容器置入转运箱内密封,可临时存放于手术室4℃冰箱内。
转运:
在72 小时内以冷链方式(0℃~10℃)转运颅骨,转运时,转运箱应保持平稳,避免摇晃或碰撞等有可能损坏颅骨的情况,并记录转运过程
灭菌:
将转运箱经双层专用传递窗送入万级洁净区,剔除骨瓣上的骨膜等组织,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洁,转送辐射灭菌,辐射灭菌后的颅骨放入冷冻设备,缓慢隆温至-70℃以下,再转移至确定位置深度低温储存。
储存:
颅骨储存于有独立包装单元的确定位置,记录储存条件,储存时间应能满足自体颅骨回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,以≤1年为宜。
储存设备的外部环境无腐蚀性气体,通风良好,并有完备的消防设施
放行:
放行前质量负责人审核患者信息,确认自体颅骨是用于患者本人的回植,再全面审核对应自体颅骨的收集、检测、转运、处理、灭菌、储存和检验等质量记录,确认符合自体颅骨放行质量要求后,再签署放行记录单。
颅骨会与其合格性证明文件一同发放,包括灭菌合格证、无菌标签、灭菌检验报告、生物负载报告、辐照报告等。
发回:
放行后的颅骨放入保温容器中,在≤-10℃的温度环境下于48小时内运输至患者所在医院,若医院不能在24小时内回植,应置入-20 ℃环境暂存,暂存时间宜≤72小时,或回存。
复温:
颅骨回植前,应自然复温至室温,并记录存档。
回植:
充分评估患者状况和颅骨质量信息,按无菌手术要求实施自体颅骨回植手术。在向临床医院交付患者颅骨时,将附上一份如何回植的说明文件,协助指明手术禁忌。